
磚混結構房屋,當砌完基礎墻,抹好水泥砂漿防潮層后,就要往上砌清水磚墻了。在砌清水墻之前,首先要考慮排磚,這是傳統做法,也是砌好清水磚墻的基本要求。排磚方法正確合理,可以保證砌墻質量,達到墻面整齊、操作方便和提高工效的目的。 各地排磚方法雖有不同,但多數是采用“滿丁滿條”砌法?!皾M丁滿條”又有兩種:一種是砌條磚時,上一皮磚同下一皮磚對齊,稱為“十字縫”砌法;另一種也是砌條磚,上一皮磚同下一皮磚錯開1/2條磚,稱為“長身搬家”。兩種砌法以前一種砌法物子,也較普遍。 清水墻的排磚順序一般為:第一皮磚兩山墻排丁磚,前后檐墻排條磚(即稱山丁檐跑)。清水墻大角不允許七分頭順著丁磚砌。一面山墻的兩個大角排磚必須對稱一致,如果山墻的長度尺寸與排磚模數不符,趕不上好活,當尺寸相差很少時,可以從立縫里調整;如果剩一個丁頭,應排在窗口中間位置,沒有窗口時可排在山墻中間。 前后檐墻排第一皮磚時,根據基礎墻上彈出的窗口線位置,要考慮好甩窗口以后砌條磚,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,才是好活。對每一個窗間墻垛,都必須排磚計算。